2023年11月2日,37000cm威尼斯本学年第6期、总第255期学术论坛在学院105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的汇报者为徐子恒、许雅静、于菲萍、余成和宋逍,指导老师为李玉丽老师。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2级硕士研究生徐子恒,汇报的文章来自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期刊,题目为“Cigarette smoking is link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delirium following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osteoarthritic pain”。文章主要讲述吸烟会增加骨关节炎疼痛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风险。谵妄是由感染、药物毒性和代谢异常等多种应激源引起的一种衰弱性神经心理障碍,可导致大脑的急性应激反应。疼痛是骨关节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主要的原因,疼痛与谵妄机制类似,在短时间内急剧诱导儿茶酚胺释放并产生促炎交感神经反应。皮质醇系统的功能障碍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慢性过度表达可能受到慢性疼痛的影响。因此,急性或慢性疼痛可能增加谵妄发生的机会。在慢性疼痛患者中吸烟现象很普遍,吸烟与疼痛之间呈现恶性循环,尽管短期少量的尼古丁刺激会改善认知功能,但长期吸烟导致乙酰胆碱减少以及多巴胺水平增加,会增加谵妄发生的风险。
该研究并没有收集吸烟数量和吸烟时长的变量,因此无法研究吸烟时长/吸烟量与术后谵妄的关系,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即术前警示患者要进行戒烟,但安全的戒烟时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二位汇报者是2022级硕士研究生许雅静,汇报的文章来自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期刊,题为“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reward responsiveness and depression across adolescence”。抑郁发生率在青少年早期急剧增加并在整个青少年期持续增长,且青少年有寻求奖赏行为增加的特征。目前有大量的横断面研究考察了奖赏反应性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有负相关关系,也有纵向研究考察了奖赏反应性对抑郁的预测作用,然而尚未有研究在青春期多个时间点探究奖赏反应性和抑郁的双向关系。该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在青少年9岁、12岁和15岁时分别测量了奖赏反应性的神经指标RewP和抑郁症状,考察二者的双向关系,同时控制了性别和青春期发育状态这两个关键的发育指标。结果发现在12岁和15岁的奖赏反应性和抑郁症状上有双向前瞻性预测关系,提示奖赏反应性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或者结果。该研究带给我们关于纵向研究数据分析、多主体报告以降低测量误差以及写作严谨性的启示。
第三位汇报者是2022级硕士研究生于菲萍,汇报的文章为来自于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期刊,题为 “Mediator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tic experiences and future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suicide attempts: results from a three-wave, prospective adolescent cohort study”。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精神病性体验与后续的非自杀性自伤以及自杀尝试之间的关联,以及这一关联的时间关系和潜在原因。
研究发现,听觉HEs与未来的非自杀性自伤自杀尝试之间存在间接关联,这一关联通过最近的创伤性生活事件、高心理困扰和低自尊心在三个数据波次中展现出来。然而,其他精神病性体验亚型在1年和2年的随访期内,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通常与非自杀性自伤/自杀尝试没有明显关联。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在评估年轻人的自伤/自杀风险时筛查听觉HEs的重要性。临床评估还可以通过全面审查最近的人际创伤事件、自尊心水平和心理困扰水平来进一步提高其效能。
这项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精神病性体验与自伤和自杀尝试之间的关系以及中介因素的作用提供了启示,为未来的精神健康评估和干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希望大家能从这项研究中获得启发,为我们的学术和实践工作提供积极指导。
第四位汇报者是2022级硕士研究生余成,汇报的文章为来自于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期刊,题为 “Predicting remission after internet-delivered psych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multimodal data ”。该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多模态数据和监督式机器学习来预测重度抑郁症患者在心理治疗后是否能够实现症状缓解。
研究的对象包括接受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成年患者,共有894名,其中65.5%为女性,年龄在18至75岁之间。这些患者被诊断为轻度至中度抑郁症,接受了在斯德哥尔摩的互联网精神病诊所进行的治疗(2008年至2016年)。研究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数据作为预测因子,包括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数据、治疗过程数据(例如在线问卷的完成时间)和遗传学数据(多基因风险评分)。研究的结果是患者在接受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后是否实现了症状缓解(根据MADRS-S评分≤10来判断)。他们成功地开发了一种新的多模态分类器,用于预测患者在接受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后的缓解情况,这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多模态方法可能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信息,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其在实际临床中的可用性。
这项研究在精神健康治疗中引入了机器学习和多模态数据的概念,为未来的研究和实际治疗方法提供了有趣的思路。
第五位汇报者是2022级硕士研究生宋逍,汇报的文章为来自于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期刊,题为 “How does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affect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growth in adolesc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mediating roles of self-compassion and disclosure”。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亲子沟通与创伤后成长及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探讨了自我同情与自我披露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开放性和有问题的亲子沟通与创伤后成长存在直接和间接关联。然而,有问题的亲子沟通通过自我同情对创伤后成长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间接效应并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在干预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反应时干预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临床评估还可以通过全面审查亲子沟通、自我披露与自我同情来进一步提高其效能。
这项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亲子沟通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中介因素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见解,为未来的精神健康评估和干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五位汇报者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精彩汇报,李玉丽老师根据汇报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大家受益匪浅,这一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