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37000cm威尼斯举行本学年第14期、总第220期学术论坛在腾讯会议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的汇报者分别为姚雪、岳雯雯、张文静、张学靓、张泽懿,指导老师是赵梦老师。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姚雪,本次汇报的文章发表于Frontiers in Oncology杂志上,该杂志五年的影响因子是6.264,JCR分区为Q2区。文章的题目是《Impact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on Long-Term Outcome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imultaneous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alysis》。结直肠癌 (CRC) 是世界上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脏是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也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同步切除CRBL患者的原发结直肠肿瘤和肝转移灶,在降低患者其他转移性疾病风险的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POI)的发生风险。然而,目前缺乏关于POI如何影响同时切除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瘤患者的长期预后的证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2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收治的479例CRL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的基础上,探讨术后感染对接受同步切除的 CRLM 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并确定术后感染的预测因素,以帮助改善这些患者的术后管理。研究结果显示,患者POI的发生率为18.8%(90/479)。经过1:3 PSM后,POI组90例,无POI组233例。与无POI组患者相比,POI组患者在 PSM 前后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都是更差的。在进行PSM后,POI是较差PFS和较差O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200ml是发生POI的独立预测因素。由于POI对于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不良影响,而术中失血又是POI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外科医生应采取措施减少患者失血,例如识别和管理高失血风险的患者,并改进技术(小心分离血管,及时避免出血,肝门阻断等),以控制术中出血。本研究是第一项关于POI对同时切除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的CRLM患者远期结局影响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改善这些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管理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未来,这些发现的进一步应用将有助于改善 CRLM 患者的长期预后。
第二位汇报者是2020级专硕研究生岳雯雯,本次汇报的文献题目为《Effect of Sleep Extension on Objectively Assessed Energy Intake Among Adults With Overweight in Real-Life Setting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该文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杂志5年影响因子为23.067分,JCR分区为Q1区。睡眠时间不足已越发被认为是肥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然而延长睡眠时间是否是预防或改善肥胖的有效策略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纳入了80名习惯性缩短睡眠时间的超重成年人,并将其随机分配到睡眠延长组和继续习惯性睡眠组(对照组)进行了为期4周的干预研究,旨在探讨现实生活中睡眠延长干预对习惯性缩短睡眠时间的超重成年人客观评估的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和体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睡眠延长组的睡眠时间每晚增加了约1.2小时。对照组的能量摄入较基线显著增加,睡眠延长组的能量摄入较基线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睡眠延长组的能量摄入显著减少。睡眠时间的变化与能量摄入的变化呈负相关,并且睡眠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能量摄入就会减少约162kcal/天。两组的总能量消耗没有发现显著差异,这导致睡眠延长组比对照组的体重减轻。研究还显示睡眠延长组在获得充足睡眠方面的主观得分更高,白天的精力和警觉性更高,情绪更好。本研究强调了改善和维持充足睡眠时间作为预防肥胖的公共卫生目标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大众对保证充足睡眠有益于维持健康体重的认识。
第三位汇报者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文静,她本次汇报的文献题目为“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phubbing and adolescents’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该文章于2022年发表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杂志。本研究共纳入了4213名10-20岁的青少年,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他们所经历的父亲(Fphubbing)和母亲(Mphubbing)手机冷落行为与青少年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单组路径分析发现Fphubbing和Mphubbing均与青少年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并且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均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跨群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在上述中介模型中,与男性青少年相比,Fphubbing与父子沟通的关系以及Mphubbing与母子沟通的关系在女性青少年是显著更强的。本研究结果为父母手机冷落行为如何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相关联提供了更系统和全面的解释,并揭示了上述关联中的性别差异,对今后以减少手机冷落行为来改善亲子沟通为靶点制定干预措施从而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位汇报者是2020级专硕研究生张学靓,她汇报的文献题目是“Efficacy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to Enhance Advance Directive Completion in Latinos With Chronic Ill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该文章于2019年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Medicine》。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动机性访谈(MI)干预是否增加了老年拉丁美洲人的预立医疗指示(AD)签署率,次要目的是检查MI是否改善了与医疗保健人员和家庭成员的沟通。该项目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50岁以上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拉美裔人群,干预组接受常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知识教育,以及包括互动决策支持、情感支持和障碍疏导等在内的动机性访谈,对照组接受常规ACP教育。结局指标通过ACP沟通的感知障碍量表、谈论ACP的准备程度量表以及预立医疗指示完成率等来衡量。研究发现,干预组明显比对照组更有可能签署AD,但不太愿意与医疗保健人员或家庭成员交谈。随着人口老龄化、临床实践、教育/培训、政策和未来研究的变化发展,需要让患者、家庭和临床医生以最符合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方式讨论ACP和生命的最后阶段。
第五位汇报者是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泽懿,她本次汇报的文献题目为“Associations between nutritional frailty and 8-year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The Salus in Apulia Study”,该文章于2021年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队列的研究设计,纳入了1943名≥65岁的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生化检验、生理功能检测,分析了营养衰弱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关于营养衰弱表型中变量的选择,作者基于先前的文献基础及随机生存森林的分析结果,筛选出营养失衡的组成成分,并根据ROC曲线分析结合约登指数,确定了所纳入的饮食失衡组成成分的截断值:低BMI,低骨骼肌指数,饮食钠摄入≥2.3 g/天,饮食钾摄入<3.35 g/天,饮食铁摄入<9.9 g/天;关于营养衰弱分组的定义,作者采用了生理衰弱与营养失衡交互的方式进行定义。最终的COX分析结果表明,营养衰弱表型可以显著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HR=2.31,95%CI:1.41-3.79),该效应量显著高于生理衰弱、认知衰弱等其他分型,也高于营养衰弱表型中各组分的效应。该研究结果提示,营养衰弱这一新型表型的构建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在老年人中进行及时的营养筛查及管理可有效降低营养失衡、衰弱的发生风险,进而降低死亡风险。
五位汇报者从临床角度出发,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精彩汇报,赵梦老师根据汇报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大家受益匪浅,这一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